北京诗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东东
收起左侧

《词学通论 》吴梅 [因添加了很多自注,转发请注明]

[复制链接]

235

主题

5859

回帖

40

精华

贵宾

Rank: 4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东 于 2013-9-3 15:33 编辑

意之曲者词贵直,事之顺者语宜逆,此词家一定之理。千古佳词,要在使人可解。尝有意极精深,词涉隐晦,翻译数过,而不得其意之所在者,此等词在作者固有深意,然不能日叩玄亭,问此赢篇奇字也。近人喜学梦窗,往往不得其精,而语意反觉晦涩,此病甚多,学者宜留意。

《梦窗词》是宋代词人吴文英(1207—1269),字君特,号梦窗,晚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约生于南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约卒于度宗咸淳十年(1274)。
吴文英系布衣词人,一生依人为幕僚,往来于德清、苏州、杭州、绍兴等地。因此在《梦窗词》中对以上
  梦窗词书籍封面


各地的景物、人事多有描述。《梦窗词甲乙丙丁稿》(清朱彊村辑)共收其词340首,有宋一代除辛弃疾的《稼轩词》有六百余首外,《梦窗词》在数量上应是宋词坛中的亚军。其词远祧周清真(邦彦),近承姜白石(夔),也是婉约派词人中的姣姣者。其词讲究音律,炼字炼句,以密丽胜之。故非之者以其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张炎语)论之。尊之者却云:“求词于吾宋,前有清真,后有梦窗,此非焕之言,四海之公言也”(尹焕语)。总之,吴文英的《梦窗词》,从其生前友朋(尹焕、沈义父、周密、张炎等)到清朝、民国间的周济、朱彊村、王国维、吴梅、陈洵、杨铁夫、俞陛云、夏承焘等人,皆众说纷纭,各有褒贬之论传世。

【莺啼序】  南宋-吴文英

残寒正欺病酒,
掩沈香绣户。
燕来晚、飞入西城,
似说春事迟暮。
画船载、清明过,
晴烟冉冉吴宫树。
念羁情、游荡随风,
化为轻絮。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
趁娇尘软雾。
溯红渐、招入仙溪,
锦儿偷寄幽素。
倚银屏、春宽梦窄,
溯红湿、歌纨金缕。
暝堤空,轻把斜阳,
总还鸥鹭。
幽兰旋老,杜若还生,
水乡尚寄旅。
别后访、六桥无信,
事往花委,
瘗玉埋香,几番风雨。
长波妒盼,遥山羞黛,
渔灯分影春江宿,
记当时、短楫桃根渡。
青楼仿佛,
临分败壁题诗,
泪墨惨淡尘土。
危亭望极,草色天涯,
叹鬓侵半苧。
暗点检:离痕欢唾,
尚染鲛绡,
亸凤迷归,
破鸾慵舞。
殷勤待写,书中长恨,
蓝霞辽海沈过雁,
漫相思、弹入哀筝柱。
伤心千里江南,
怨曲重招,断魂在否?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5859

回帖

40

精华

贵宾

Rank: 4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东 于 2013-9-3 15:33 编辑

第二章  论平仄四声
    平仄一道,童孺亦知之,惟四声略难,阴阳声则尤难耳。词之为道,本合长短句而成,一切平仄,宜各依本调成式。五季两宋,创造各调,定具深心。盖宫调管色之高下,虽立定程,而字音之开齐撮合,别有妙用。倘宜平而仄,或宜仄而平,非特不协于歌喉,抑且不成为句读。昔人制腔造谱,八音克谐。今虽音理失传,而字格具在。学者但宜依仿旧作,字字恪遵,庶不失此中矩矱(规矩法度)。凡古人成作,读之格格不上口,拗涩不顺者,皆音律最妙处。张綎《诗馀图谱》遇拗句即改为顺适,无怪为红友所讥也。拗调涩体,多见清真、梦窗、白石三家。清真词如《瑞龙吟》之“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忆旧游》之“东风竟日吹露桃”,《花犯》之“今年对花太匆匆”;梦窗词如《莺啼序》之“快展旷眼,傍柳系马”,《西子妆》之“一箭流光,又趁寒食去”,《霜花腴》之“病怀强宽,更移画船”;白石词如《满江红》之“正一望千顷翠澜”,《暗香》之“江国正寂寂”,《凄凉犯》之“怕匆匆,不肯寄与误后约”,《秋宵吟》之“今夕何夕恨未了”,此等句法,平仄拗口,读且不顺,而欲出辞尔雅,本非易易,故不得轻易改顺也。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5859

回帖

40

精华

贵宾

Rank: 4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东 于 2013-9-3 15:33 编辑

虽然,平仄之道,仅止两途,而仄有上去入三种,又不可遇仄而概以三声统填也。一调之中,可以统用者,十之六七,不可统用者,十之三四,须斟酌稳惬,方能下字无疵,于是四声之说起矣。盖一调有一调之风度声响,若上去互易,则调不振起,便有落腔之弊。黄九烟论曲,有“三仄应须分上去,两平还要辨阴阳”之句,填词何独不然?如《齐天乐》有四处必须用去上声,清真词“云窗静掩”,“露萤清夜照书卷”,“凭高眺远”,“但愁斜照敛”是也。此四句中,如“静掩”、“眺远”、“照敛”,万不可用他声。故此词切忌用入韵,虽入可作上,究不相宜。

以下摘自(龙榆生)——《词学十讲》
周邦彦工于创调,对音律方面是十分考究的。王国维曾说他的词,「拗怒之中,自绕和婉,曼声促节,繁会相宣,清浊抑扬,辘轳交往。」(《清真先生遗事》)从音律上来看,他对四声字调的安排,确是能够符合「高下抑扬、参差相错」的基本法则,而掌握得非常熟练的。且看他的《齐天乐·秋思》:
绿芜雕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
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
云窗静掩。
叹重拂罗裀,顿疏花簟。
尚有綀囊,露萤清夜照书卷。
荆江留滞最久,故人相望处,离思何限?
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
凭高眺远。
正玉液新刍,蟹螯初荐。
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敛。
在这一阕中所用的去声字,发挥着多种作用。除掉用在转折处的「叹」、「正」两字具有一般承上领下的负重力外,还有「平平仄平平仄」有如「殊乡又逢秋晩」,「仄平平仄仄平仄」有如「露莹清夜照书卷」,「平仄平仄」有如「离思何恨」等特殊句式,他掌握了去声字「激厉劲远」的特性,在适当的句子中间安排上「又」、「露」、「夜」、「照」、「卷」、「思」、「限」等许多去声字,增强了声情上的激越感;又如「静掩」、「渭水」、「眺远」、「照敛」等去上联缀,也是十分符合南词(即「南曲」、「南戏」)歌唱行腔时的自然规律的。近人吴梅在他所著的《词学通论》中,就曾提到《齐天乐》有四处必须用去上声,并举「云窗静掩」、「露莹清夜照书卷」、「凭高眺远」、「但愁斜照敛」四句为例,说「静掩」、「眺远」、「照敛」等六字「万不可用他声」(第二章《论平仄四声》)。但他却忽略了「渭水」二字也是「去上」,而把另一种运用去声字法的「露莹清夜照书卷」七言句放了上去,这是值得商榷的。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5859

回帖

40

精华

贵宾

Rank: 4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东 于 2013-9-3 15:34 编辑

又《梦芙蓉》亦有五处必须去上声。梦窗词“西风摇步绮”,“应红绡翠冷,霜挽正慵起”、“仙云深路杳,城影蘸流水”是也。“步绮”、“翠冷”、“正起”、“路杳”、“蘸水”,亦万不可用他声。此词亦忌入韵。

梦芙蓉
代表作·宋·吴文英

西风摇步绮。
记长堤骤过,紫骝十里。
断桥南岸,人在晚霞外。
锦温花共醉。
当时曾共秋被。
自别霓裳,应红销翠冷,霜枕正慵起。
惨澹西湖柳底。
摇荡秋魂,夜月归环佩。
画图重展,惊忍旧梳洗。
去来双翡翠。
难传眼恨眉意。
梦断琼娘,仙云深路杳,城影蘸流水。
梦芙蓉
词牌名
代表作·宋·吴文英
西风摇步绮。
记长堤骤过,紫骝十里。
断桥南岸,人在晚霞外。
锦温花共醉。
当时曾共秋被。
自别霓裳,应红销翠冷,霜枕正慵起。
惨澹西湖柳底。
摇荡秋魂,夜月归环佩。
画图重展,惊忍旧梳洗。
去来双翡翠。
难传眼恨眉意。
梦断琼娘,仙云深路杳,城影蘸流水。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5859

回帖

40

精华

贵宾

Rank: 4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东 于 2013-9-3 15:34 编辑

又《眉妩》,亦有三处用去上声,白石词“信马青楼去”,“翠尊共款”,“乱红万点”是也。中如“信马”、“共款”、“万点”,亦不可用他声。至如《兰陵王》之多仄声字,《寿楼春》之多平声字,又当一一遵守,不得混用上去入三声也。


以下摘自(龙榆生)——《词学十讲》

对去声字的特性特别拈出,确是一个重大的发明。不但按之宋词名作,十九皆合;直到现代民间流行的北方曲艺和南方评弹,以至扬州评话等,都很重视这去声字的作用,是值得每一个歌词工作者特别考究的。所谓「名词(名家所填的词)转折跌荡处多用去声」,我们把它叫做「领字」或「领格字」,在前几讲中也曾约略提到。这一个字具有领起下文、顶住上文的特等任务,作为长调慢曲转筋换骨的关纽所在,必须使用激厉劲远的去声字,才能担当得起。
如姜夔《眉妩》(一名《百宜娇·戏张仲远》):
看垂柳连苑,杜若侵沙,愁损未归眼。
信马青楼去,重帘下,娉婷人妙飞燕。
翠尊共款,听艳歌、郎意先感。
便携手、月池云阶里,爱良夜微暖。
无限,风流疏散。
有暗藏弓履,偷寄香翰。
明日闻津鼓,湘江上、催人还解春缆。
乱红万点,怅断魂,烟水遥远。
又争似相携,乘一舸,镇长见。
──《白石道人歌曲》
你看他在「转折跌荡处」和领格字用的「看」、「听」、「便」、「爱」、「怅」、「又」等去声字是怎样的发越响亮!还有「信马」的「去上」,「翠尊共款」和「乱红万点」的「去平去上」,「郎意先感」和「良夜微暖」的「平去平上」,「人妙飞燕」和「偷寄香翰」的「平去平去」,「还解春缆」和「烟水遥远」的「平上平上」,各个具有它的特殊音节,细心体味,是和本阕内容所赋的调侃风趣相称的。又如他的自度曲《翠楼吟·淳熙丙午冬,武昌安远楼成,与刘去非诸友落之,度曲见志》:
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
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
层楼高峙。
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
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
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
天涯情味。
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
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白石道人歌曲》
这一调把去声字用在转折跌荡处的,有「看」、「仗」两字;用在上三下四句式的领首的,有「听」、「叹」两字;只一「拥」字是用的上声。原来在取逆势的句法中,第一字也有十之八九是适宜于用去声字,才会感到气力充沛,音势劲挺,有如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的「更」字,姜夔《疏影》「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的「但」字之类皆是。
  我们再看柳永、周邦彦这些深通音律的词家,是怎样在「转折跌荡处」运用去声字的。柳作如《卜算子慢》: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
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
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
尽无言、谁会凭高意?
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又如《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以上并见《乐章集》卷中
这《卜算子慢》的「对」、「念」、「纵」、「奈」等字,《雨霖铃》中的「对」、「竟」、「念」、「更」、「便」等字,都是去声,在转接提顿处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加强了声情上的感染力。只要耐心往复吟咏,就会体会到的。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5859

回帖

40

精华

贵宾

Rank: 4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东 于 2013-9-3 15:34 编辑

此法在词中虽至易晓,但所以必要遵守之理,实由发调。余尝作南曲《集贤宾》,据旧谱首句云:“西风桂子香正幽”,用平平去上平去平,历按各家传作,如《西楼》云:“愁魔病鬼朝露捐”,《长生殿》云:“秋空夜永碧汉清”,皆守则诚格式。因戏改四声作之云:“烽烟古道人懒游”,此“懒”字必须落下,而此处却宜高揭,遂至字顿喉间,方知旧曲中如“博山云袅鸡舌焚,寻常杏花难上头”类,歌时转捩怪异,拗折嗓子也。因曲及词,其理本同。清词名家,惟陈实庵、沈闺生、蒋鹿潭能合四声,馀皆不合律式。清初诸家,如陈迦陵、纳兰容若、曹溶辈,且不足以语此也。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5859

回帖

40

精华

贵宾

Rank: 4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东 于 2013-9-3 15:35 编辑

盖上声舒徐和软,其腔低;去声激厉劲远,其腔高,相配用之,方能抑扬有致。大抵两上两去,法所当避,阴阳间用,最易动听。试观方千里和清真词,于用字去上之间,一守成式,可知古人作词之严矣。万红友云:“名词转折跌荡处,多用去声。”此语深得倚声三昧。盖三仄之中,入可作平,上界平仄之间,去则独异,且其声由低而高,最宜缓唱,凡牌名中应用高音者,皆宜用此。如尧章《扬州慢》“过春风十里”,“自胡马窥江去后”,“渐黄昏,清角吹寒”,凡协韵后转折处皆用去声,此首最为明显。他如《长亭怨慢》“树若有情时”,“望高城不见”,“第一是早早归来”,“算空有并刀”,《淡黄柳》之“看尽鹅黄嫩绿”,“怕梨花落尽成秋色”,其领头处,无一不用去声者,无他,以发调故也。此意为昔人所未发,红友亦言之不详,因特著之。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5859

回帖

40

精华

贵宾

Rank: 4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东 于 2013-9-3 15:35 编辑

入声之叶三声,《中原音韵》、《菉斐轩词林韵释》既备列之矣。但入作三声,仅有七部,支微、鱼虞、皆来、萧豪、歌戈、家麻、尤侯诸部是也。然此是曲韵,于词微有不合。就词韵论,当分八部,以屋、沃、烛为一部,觉、药、铎为一部,质、栉、迄、昔、锡、职、叶、帖为一部,合、盍、业、洽、狎、乏为一部。如此分合,较戈氏《词林正韵》为当矣。其派作三声处,仍据高安旧例,分隶前列七部之内,则入作三声,亦—览而知,(详后论韵篇)此其大较也。惟古人用入声字,其叶韵处,固不外七部之例。如晏几道《梁州令》“莫唱阳关曲”,“曲”字作邱雨切,叶鱼虞韵。柳永《女冠子》“楼台悄似玉”,“玉”字作于句切。又《黄莺儿》“暖律潜催幽谷”,“谷”字作公五切,皆叶鱼虞韵。辛弃疾《丑奴儿慢》“过者一霎”,“霎”字作始鲊切,叶家麻韵。张炎《西子妆慢》“遥岑寸碧”,“碧”字作邦彼切,叶支微韵。又《征招》换头“京洛染淄尘”,“洛”字须韵,作郎到切,叶萧豪韵。此与曲韵无所分别。至如句中用入,派作三声处,则大有不同。大抵词中入声协入三声之理,与南曲略同,不能谨守菉斐所派三声之例。如欧词《摸鱼子》“恨人去寂寂,风枕孤难宿”,“寂寂”叶精妻切。苏轼《行香子》“酒斟时须满十分”,周邦彦《一寸金》“便入渔钓乐”,“十”、“入”二字叶绳知切。秦观《望海潮》“金谷俊游”,“谷”叶公五切。又《金明池》“才子倒玉山休诉”,“玉”叶语居切。姜夔《暗香》“旧时月色”,“月”叶胡靴切。诸如此类,不可尽数。而按诸菉斐旧律,或有未尽合者,此不得责订韵者之误,亦不可责填词者之非也。盖入声叶韵处,其派入三声,本有定法,某字作上,某字作平,某字作去,一定不易,仅示高安、菉斐二家,亦可勿畔。至于句中入声字,严在代平,其作上去,本不多见。词家用仄声处,本合上去入三声言之,即使不作去上,直读本声,亦无大碍。故句中入字,叶作三声,实无定法,既可作平,亦可上去,但须辨其阴阳而已。如用“十”字,其在乎声格,固必须协绳知切,读若池音。苟在仄声格,上则作去,可作本字入声读,亦无不可。所谓词中之仄,本上去入三声统用也。故学者遇入作三声时,宜注意作平之际者,即此故也。又词有必须用入之处,不得易用上去者,如《法曲献仙音》首二句“虚阁笼寒,小帘通月”,“阁”、“月”宜入。《凄凉犯》首句“绿杨巷陌”,“绿”、“陌”宜入。《夜飞鹊》“斜月远堕馀辉,兔葵燕麦”,“月”、“麦”宜入。《霜叶飞》换头“断阕经岁慵赋”,《瑞龙吟》“愔愔坊陌人家”,“侵晨浅约宫黄”,“吟笺赋笔”,“陌”、“约”、“笔”宜入。《忆旧游》末句“千山未必无杜鹃”,“必”字宜入。词中类此颇多,盖入声字重浊而断,词中,理本相同,虽谱法亡逸,而程式尚存,故当断断谨守之也。戈氏词韵,于入声字分为五部,虽失之太宽,而分派三声,仍分列各部之下,眉目既晰,而所分平上去三声,亦按图可索,学者称便利。且派作三声者,皆有切音,使人知有限度,不能滥施自便,尤有功于词学,非浅鲜矣。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5859

回帖

40

精华

贵宾

Rank: 4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东 于 2013-9-3 15:36 编辑

第三章  论韵
    词之有韵,所以谐节奏,调起毕也。是以多取同音,弗畔宫律,吐字开闭,畛域綦严。古昔作者,严于律度,寻声按谱,不逾分刌。其时词韵,初无专书,而操觚者出入阴阳,动中窍奥,盖深知韵理,方诣此境,非可望诸后人也。韵书最初莫如朱希真作《应制词韵》十六条,其后张辑释之,冯取洽增之。至元陶宗仪,曾讥其混淆,欲为更定,而其书久佚,无从扬榷矣。绍兴间,刻《菉斐轩词林要韵菉》一册,樊榭曾见之。其论词绝句,有“欲呼南渡诸公起,韵本重雕菉斐轩”之句,后果为江都秦氏刻入《词学全书》中,即今通行之本。词韵之书,此为最古矣。惟近人皆疑此书为北曲而设,又有谓元明之季伪托者,今不备论。自是而沈谦之《词韵略》,赵钥之《词韵》,李渔之《词韵》,胡文焕之《文会堂词韵》,许昂霄之《词韵考略》,吴烺之《学宋斋词韵》,纯驳不一,殊难全璧。至戈载《词林正韵》出,作者始有所依据。虽其中牴牾之处,或未能免,而近世词家,皆奉为令典,信而不疑也。夫填词用韵,大氐平声独押,上去通押。故凡作词韵者,俱总合三声分部,而中又明分平仄。至于入声,无与乎上去统押之理,故入声须另立部目,不得如曲韵之例。分配三声以外,不再专立韵目,如《中原音韵》、《中州全韵》诸书也。
    今先论诸韵。收声字音,不转收别韵,并不受别韵转收者,支时、家麻、歌罗是也。转收别韵,不受别韵转收者,皆来转齐微,萧豪转鱼模,幽尤转鱼模是也。不转收别韵,但受别韵转收者,齐微受皆来转,鱼模受萧豪转是也。收鼻音者,东同、江阳、庚亭三韵是也。收闭口音者,侵寻、监咸、纤廉三韵是也。收音时舌谔相抵,而略似鼻音,略似闭口者,真文、寒山、先田三韵是也。韵之与音,其关系如此。昔人谓皆来收齐微处,音如衣;萧豪收鱼模处,音如乌;东同收鼻音处,音如翁;江阳、庚亭二韵收鼻音处,又与东同小异。此说最精。惟所论不备,因详述如右。次论分韵标目。词韵与曲韵。须知有不同之处。曲中如寒山、桓欢分为两部,家麻、车遮亦分为二。词则通用,不相分别。且四声缺入声,而词则明明有必须用入之调。故曲韵不可用为词韵也。至标目,则参酌戈载《正韵》、沈谦《韵略》二书,并列其目。(韵目用《广韵》)
  第一部:平一东      二冬      三钟
          上一董      二肿
          去一送      二宋      三用
  第二部:平四江      十阳      十一唐
          上三讲      二十六养  三十七荡
          去四绛      四十一漾  四十二宕
  第三部:平三支      六脂      七之      八微  十二齐  十五灰
          上四纸      五旨      六止      七尾  十一荠  十四贿
          去五寅      六至      七志      八未  十二霁  十三祭  十四太半  十八队  二十废
  第四部:平九鱼      十虞      十一模
          上八语      九噳      十姥
          去九御      十遇      十一暮
  第五部:平十三佳半  十四皆    十六咍
          上十二蟹    十三骇    十五海
          去十四太半  十五卦半  十六怪    十七夬    十九代
  第六部:平十七真    十八谆    十九臻    二十文    二十一欣    二十三魂   二十四痕
          上十六轸    十七准    十八吻    十九隐    二十一混    二十二很
          去二十一震  二十二稕  二十三问  二十四焮  二十六圂    二十七恨
  第七部:平二十二元  二十五寒  二十六桓  二十七删  二十八山    一先        二仙
          上二十阮    二十三旱  二十四缓  二十五潸  二十六产    二十七铣    二十八猕
          去二十五愿  二十八翰  二十九换  三十谏    三十一裥    三十二霰    三十三线
  第八部:平三萧      四宵      五肴
          上二十九篠  三十小    三十一巧  三十二皓
          去三十四啸  三十五笑  三十六效  三十七号
  第九部:平七歌      八戈
          上三十三哿  三十四果
          去三十八箇  三十九过
  第十部:平十三佳半  九麻
          上三十五马
          去十五卦半  四十祃
第十一部:平十二庚    十三耕    十四清    十五青    十六蒸     十七登
          上三十八梗  三十九耿  四十静    四十一迥  四十二拯   四十三等
          去四十三映  四十四诤  四十五劲  四十六径  四十七证  四十八澄
第十二部:平十八尤    十九侯    二十幽
          上四十四有  四十五厚  四十六黝
          去四十九宥  五十候    五十一幼
第十三部:平二十一侵
          上四十七寝
          去五十二沁
第十四部:平二十二覃  二十三谈  二十四盐  二十五添  二十六咸  二十七衔  二十八严  二十九凡
          上四十八感  四十九敢  五十琰    五十一忝  五十二俨  五十三豏  五十四槛  五十五范
          去五十三勘  五十四阚  五十五艳  五十六柡  五十七酽  五十八陷  五十九鉴  六十梵
第十五部:入一屋      二沃      三烛
第十六部:四觉        十八药    十九铎
第十七部:五质        七栉      九迄      二十二昔  二十三锡  二十四职  二十五德  二十六缉
第十八部:六术        八物
第十九部:二十陌      二十一麦
第二十部:十一没      十二曷    十三末
第二十一部:十月      十四黠    十五牵    十六屑    十七薛    二十九叶  三十帖
第二十二部:二十七合  二十八盍  三十一洽  三十二狎  三十三业  三十四乏
右韵二十二部,不守高安旧例,大氐仍用戈氏分部。而入声则分八部,盖术、物二韵,与平上去之鱼、模、语、噳等,未便与质栉等同列。陌、麦又隶属于皆来,没、曷、末亦属于歌罗,故陌、麦不能与昔、栉同叶,没、曷、末不能与黠、屑同叶。戈氏合之,未免过宽,余故重为订核焉。
    夫词中叶韵,惟上去通用,平入二声,绝不相混。有必用平韵者,有必用入韵者,《菉斐》无入,故疑为曲韵。沈去矜、李笠翁辈,分列入韵,妄以乡音分析,尤为不经,且以二字标目,实袭曲韵之旧。夫曲韵之以二字标目,盖一阴一阳也。今沈韵中之屋、沃,李韵中之支、纸、实,围、委、未,奇、起、气,此何理也?高安所列东、钟,支、思等目,后人且有议之者矣。今不用《广韵》旧目,任取韵中一二字标题,而又不尽合阴阳之理,好奇炫异,又何为也?当戈韵未出以前,词家奉为金科玉律者,莫如吴烺、程名世等所著之《学宋斋词韵》。是书以学宋为名,宜其是矣。乃所学者,皆宋人误处。真、谆、臻、文、欣、魂、痕、庚、耕、清、青、蒸、登、侵皆同用。元、寒、桓、删、山、先、仙、覃、谈、监、沾、严、咸、衔、凡又皆并用。入声则术、物入质、栉韵,合、盍、洽、乏入月、屑韵。此皆滥通无绪,不可为法。且字数太略,音切又无分合,半通之韵,则臆断之,去上两见之字,则偏收之。种种疏缪,不可殚述,贻误后学,莫此为甚,远不及戈韵多矣。余故仍守戈氏之例,而于入声则较严云。
    韵有开口闭口之分。第二部之江、阳,第七部之元、寒,此开口音也。第十三部之侵,第十四部之覃、谈,此闭口音也。最为显露,作者不致淆乱。所易混者,第六部之真、谆,第十一部之庚、耕,第十三部之侵,即宋词中亦有牵连混合者。张玉田《山中白云》词,至多此病。如《琐窗寒》之“乱雨敲春”,《摸鱼子》之“凭高露饮”,《凤凰台上忆吹箫》之“水国浮家”,《满庭芳》之“晴卷霜花”,《忆旧游》之“问蓬莱何处”,皆混合不分。于是学者谓名手如玉田,犹不龂龂于此,不妨通融统叶,以宽韵脚。不知此三韵本非窄韵,即就本韵选字,已有馀裕,何必强学古人误处,且为之文过饰非也。即以诗论,此三韵亦无通押之理,何况拘守音律之长短句哉!其他第七部与第十四部韵,词中亦有通假者,此皆不明开闭口之道,而复自以为是,避难就易也。韵学之弊有四。浅学之士,妄选韵书,重误古人,贻误来学,其弊一也。次则蹇于牙吻,囿于偏方,虽稍窥古法,而吐咳不明,音注之间,毫厘千里,其弊二也。又有妄作之徒,不知稽古,孟浪押韵,其弊三也。才劣而口给者,操觚之际,利趁口而畏引绳,故乐就三弊,且为之张帜,其弊四也。余故严别町畦,为学者导,能不越此韵式,庶可言词矣。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5859

回帖

40

精华

贵宾

Rank: 4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论音律
 
    音者何?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也。律者何?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之十二律也。以七音乘十二律,则得八十四音。此八十四音,不名曰音,别名曰宫调。何谓宫调?以宫音乘十二律,名曰宫,以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乘十二律,名曰调。故宫有十二,调有七十二。表如下。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5859

回帖

40

精华

贵宾

Rank: 4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十二宫表)    (正名)    (俗名)
    宫乘黄钟      黄钟宫    正黄钟宫
    宫乘大吕      大吕宫    高宫
    宫乘太簇      太簇宫    中管高宫
    宫乘夹钟      夹钟宫    中吕宫
    宫乘姑洗      姑洗宫    中管中吕宫
    宫乘中吕      中吕宫    道宫
    宫乘蕤宾      蕤宾宫    中管道宫
    宫乘林钟      林钟宫    南吕宫
    宫乘夷则      夷则宫    仙吕宫
    宫乘南吕      南吕宫    中管仙吕宫
    宫乘无射      无射宫    黄钟宫
    宫乘应钟      应钟宫    中管黄钟宫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5859

回帖

40

精华

贵宾

Rank: 4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二商表)    (正名)    (俗名)
    商乘黄钟      黄钟宫    大石调
    商乘大吕      大吕商    高大石调
    商乘太簇      太簇商    中管高大石调
    商乘夹钟      夹钟商    双调
    商乘姑洗      姑洗商    中管双调
    商乘中吕      中吕商    小石调
    商乘蕤宾      蕤宾商    中管小石调
    商乘林钟      林钟商    歇指调
    商乘夷则      夷则商    商调
    商乘南吕      南吕商    中管商调
    商乘无射      无射商    越调
    商乘应钟      应钟商    中管越调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5859

回帖

40

精华

贵宾

Rank: 4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二角表)    (正名)    (俗名)
    角乘黄钟      黄钟角    正黄钟宫角
    角乘大吕      大吕角    高宫角
    角乘太簇      太簇角    中管高宫角
    角乘夹钟      夹钟角    中吕正角
    角乘姑洗      姑洗角    中管中吕角
    角乘中吕      中吕角    道宫角
    角乘蕤宾      蕤宾角    中管道宫角
    角乘林钟      林钟角    南吕角
    角乘夷则      夷则角    仙吕角
    角乘南吕      南吕角    中管仙吕角
    角乘无射      无射角    黄钟角
    角乘应钟      应钟角    中管黄钟角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5859

回帖

40

精华

贵宾

Rank: 4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二变徵表)  (正名)    (俗名)
    变徵乘黄钟    黄钟变徵  正黄钟宫变徵
    变徵乘大吕    大吕变徵  高宫变徵
    变徵乘太簇    太簇变徵  中管高宫变徵
    变徵乘夹钟    夹钟变徵  中吕变徵
    变徵乘姑洗    姑洗变徵  中管中吕变徵
    变徵乘中吕    中吕变徵  道宫变徵
    变徵乘蕤宾    蕤宾变徵  中管道宫变徵
    变徵乘林钟    林钟变徵  南吕变徵
    变徵乘夷则    夷则变徵  仙吕变徵
    变徵乘南吕    南吕变徵  中管仙吕变徵
    变徵乘无射    无射变徵  黄钟变徵
    变徵乘应钟    应钟变徵  中管黄钟变徵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5859

回帖

40

精华

贵宾

Rank: 4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二徵表)    (正名)    (俗名)
    徵乘黄钟      黄钟徵    正黄钟宫徵
    徵乘大吕      大吕徵    高宫正徵
    徵乘太簇      太簇徵    中管高宫正徵
    徵乘夹钟      夹钟徵    中吕正徵
    徵乘姑洗      姑洗徵    中管中吕正徵
    徵乘中吕      中吕徵    道宫正徵
    徵乘蕤宾      蕤宾徵    中管道宫正徵
    徵乘林钟      林钟徵    南吕正徵
    徵乘夷则      夷则徵    仙吕正徵
    徵乘南吕      南吕徵    中管仙吕正徵
    徵乘无射      无射徵    黄钟正徵
    徵乘应钟      应钟徵    中管黄钟正徵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5859

回帖

40

精华

贵宾

Rank: 4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二羽表)    (正名)    (俗名)
    羽乘黄钟      黄钟羽    般涉调
    羽乘大吕      大吕羽    高般涉调
    羽乘太簇      太簇羽    中管高般涉调
    羽乘夹钟      夹钟羽    中吕调
    羽乘姑洗      姑洗羽    中管中吕调
    羽乘中吕      中吕羽    正平调
    羽乘蕤宾      蕤宾羽    中管正平调
    羽乘林钟      林钟羽    高平调
    羽乘夷则      夷则羽    仙吕调
    羽乘南吕      南吕羽    中管仙吕调
    羽乘无射      无射羽    羽调
    羽乘应钟      应钟羽    中管羽调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5859

回帖

40

精华

贵宾

Rank: 4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十二变宫表)  (正名)    (俗名)
    变宫乘黄钟    黄钟变宫  大石角
    变宫乘大吕    大吕变宫  高大石角
    变宫乘太簇    太簇变宫  中管高大石角
    变宫乘夹钟    夹钟变宫  双角
    变宫乘姑洗    姑洗变宫  中管双角
    变宫乘中吕    中吕变宫  小石角
    变宫乘蕤宾    蕤宾变宫  中管小石角
    变宫乘林钟    林钟变宫  歇指角
    变宫乘夷则    夷则变宫  商角
    变宫乘南吕    南吕变宫  中管商角
    变宫乘无射    无射变宫  越角
    变宫乘应钟    应钟变宫  中越管角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5859

回帖

40

精华

贵宾

Rank: 4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右八十四宫调,第一表为宫,二、三、四、五、六、七表为调,此但论律之排列,未及音之高下分配也。各宫调各有管色,各宫调各有杀声。何谓管色?即今西乐中CDEFGAB七调,所以限定乐器用调之高下也。何为杀声?每牌必隶属一宫或一调,而此宫调之起声与结声,又各有一定,此一定之声,即所谓杀声也。即以黄钟宫论,黄钟管色用六字,黄钟宫之各牌起结声,为合字或六字。故黄钟宫下各牌如《侍香金童》、《传言玉女》、《绛都春》诸词,皆用六字管色,而以合字或六字为诸牌之起结声。八十四宫调,各有管色及杀声。因总列十二表如下。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5859

回帖

40

精华

贵宾

Rank: 4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黄钟  管色用(合)或(六)
    宫……………………………正黄钟宫用(合)字杀
    商………………………………大石调用(四)字杀
    角…………………………正黄钟宫角用(一)字杀
    变徵……………………正黄钟宫变徵用(勾)字杀
    徵………………………正黄钟宫正徵用(尺)字杀
    羽………………………………般涉调用(工)字杀
    变宫……………………………大石角用(凡)字杀
(二)大吕  管色用(下四)或(下五)
    宫…………………………………高宫用(下四)杀
    商…………………………高大石调用(下一)字杀
    角………………………………高宫角用(上)字杀
    变徵…………………………高宫变徵用(尺)字杀
    徵……………………………高宫正徵用(下工)杀
    羽…………………………高般涉调用(下凡)字杀
    变宫…………………………高大石角用(合)字杀
(三)太簇  管色用(四)或(五)
    宫……………………………中宫高宫用(四)字杀
    商………………………中管高大石调用(一)字杀
    角…………………………中管高宫角用(勾)字杀
    变徵…………………中管高宫变徵用(下工)字杀
    徵………………………中管高宫正徵用(工)字杀
    羽………………………中管高般涉调用(凡)字杀
    变宫…………………中管高大石角用(下四)字杀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5859

回帖

40

精华

贵宾

Rank: 4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夹钟  管色用(下一)或(高五)
    宫……………………………中吕宫用(下一)字杀
    商…………………………………双调用(上)字杀
    角……………………………中吕正角用(尺)字杀
    变徵…………………………中吕变徵用(工)字杀
    徵…………………………中吕正徵用(下凡)字杀
    羽………………………………中吕调用(合)字杀
    变宫………………………………双角用(四)字杀
(五)姑洗  管色用(一)
    宫…………………………中管中吕宫用(一)字杀
    商……………………………中管双调用(勾)字杀
    角………………………中管中吕角用(下工)字杀
    变徵…………………中管中吕变徵用(下凡)字杀
    徵………………………中管仲吕正徵用(凡)字杀
    羽………………………中管中吕调用(下四)字杀
    变宫………………………中管双角用(下一)字杀
(六)中吕  管色用(上)
    宫…………………………………道宫用(上)字杀
    商………………………………小石调用(尺)字杀
    角………………………………道宫角用(工)字杀
    变徵…………………………道宫变徵用(凡)字杀
    徵……………………………道宫正徵用(合)字杀
    羽………………………………正平调用(四)字杀
    变宫……………………………小石角用(一)字杀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诗歌月报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京诗人 ( 粤ICP16121829-1 )

GMT+8, 2024-6-30 22:20 , Processed in 0.09710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 2001-2023 Discuz! Team.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