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诗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72|回复: 0
收起左侧

139、风清秋爽享风雅——喜阅席芷的秋诗

[复制链接]

1758

主题

6201

回帖

50

精华

特邀评论员

Rank: 8Rank: 8

高质墨客优秀会员北京诗人贵宾驻站诗人

发表于 2020-12-28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后可查看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39、风清秋爽享风雅——喜阅席芷的秋诗
——《徜徉爱怨》——“山城子品情诗”系列随笔[17]
文/ 山城子

黔中的初秋,天天风清身爽。天上的云,时浓时薄,如绵延的情爱,或南下或北进,把人的心心念念带向辽远。在这样诗境般的氛围里,阅读席芷的新作,一如品尝新摘下的甜柑蜜桔一样,甭提有多恣意了。
席芷的作品在网上,不论走到那个论坛,大多都被斑竹们加精,或者挂些时日供大家学习。这样的情形在熙熙攘攘的网上诗人诗群之中,比例是极小的。三年前我一上网,就私下里把她引为自己学写现代诗的老师了。只是不知何时能够毕业?三年制不行,就五年制、十年制。

现在就开始上课了。席芷老师今天给我讲关于秋的一组情诗。
说:翻开第1页,先自读一遍。

秋•某天

那时候的天呵
灰蒙蒙的 只有一点倔强的蓝

哦 一直持继到现在
天梯垂下来 攀爬的每一步都是摇摆
你和我都一样 所有人都这样的吧
都用尽怎样的勇敢 才喊出绝望的花开

昨晚我做梦了
那个男子隐忍 温吞 眼睛是难测之水
是的 一年一度 他应带着暧昧来

寂静的人 都等多久了
为此我停了又走 醒了又睡
保持了如此仿佛的青春 保持了织女一般的无言

说什么好 雀鸟们多忙着成双
这没什么不对 你没有桥 你过不来

我读的很慢。好在老师不限定时间。所以慢,我是一边读,一边想着老师会如何讲。
老师可能讲:

“某天”——其实不是随便的哪一天。因为后面文本里仿佛不经意地提到了“织女”,还提到了“雀鸟们”——当然也包括喜鹊们了。 终于又提到了“桥”。那不就是指七夕么?
是的呀!我们正不约而同的称这一天是中国的情人节,各大诗歌网站几乎都举行了诗赛活动来庆贺纪念,(笔者还滥竽充数了两三家呢。)《七夕》呀,《七夕情》呀,《七夕夜》呀等等俗套的标题。席芷老师却绕开走,另取蹊径,而美丽别致于文本中。

为什么从“天”起兴呢? 天上有天河呀,天河两边有牛郎织女呀!
“只有一点倔强的蓝”。颜色也能倔强么?当然!拟人化了呀!移就格了呀!不然如何想及牛郎织女一样执着的爱情呢?
“都用尽怎样的勇敢 才喊出绝望的花开”。“勇敢”呼应前边的“倔强”,“花开”呼应那作为希望的一点“蓝”。一个“都”字泛指,整句概括——当今的爱情怎么比封建统治下的国度里还艰难呢?

“昨晚我做梦了”——诗主体形象就以“我”露面了。从“都”到“我”,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转的自然而有理。怎么样呢?“他应带着暧昧来”——“暧昧”与上文的“难测之水”照应,个案的情爱亦艰难呀!“暧昧”属于形容词,这里活用出名词性质,不这样用,语言的魅力从何来?
“我”的心境如何?“停了又走 醒了又睡”。这样简洁的赋法白描,一点也无须形容词之类,而从实处朴素出文本的美丽来,又从这美丽中让读者痛楚出爱的崎岖来了。崎岖得“保持了如此仿佛的青春”,那还算是青春么?“仿佛”用在这里,语义创新在别一种不好归宿的词类活用。或者是移就格的变异吧?遗传与变异是生物学的发展规律,又何尝不是语言学的发展规律呢?

最后的两行是总结,具有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的意味。雀鸟们忙着恋爱,想那些喜鹊也忙这个,“桥”自然是没得搭了,“你”如何走过来呢?这样的不能终成眷属的情形是当代青年或年轻人的困惑么?前边已经透出不如封建社会了,后面是远远不如雀鸟们的自由自在了。如今的爱情是怎么了?看着红尘滚滚喧嚣红灯绿酒粉黛媚眼,咱们戚戚的寻味吧!


说:翻到第2页,先……

秋•节日

节日是被某天捡到的
秋天是被叶子染黄的

花一下子惊喜 我是把自己开败
我是要走进诗歌里 掠夺下一个春天

诗的标题 是纪念
是我心怀往事 也是我试着要放下的往事
今天真好 今天就背蝴蝶上山

巷子深处的人 是彻底不见了
巷子的月光太寂寞 她说从此做丁香一样的姑娘

先理出这样的脉络
尽管这节日的面纱还有些薄
尽管这秋天的金黄还不太像
尽管这 姑娘 我说也说不清的寒凉

我边读边想:“节日”?什么节日?“拣到的”?谁丢的?“染黄的”秋思丢的吗?起兴很讲究,既联系标题,又氛围地比喻秋情。

诗从“花一下子惊喜”切入,就跳到自己——诗的主题形象“我”,却是“开败”了!痛然的对比。但于情爱,如何甘心呢?于是要“掠夺”一回。多么惨然的心态呀?“掠夺”的用法,是被许多诗人们拓新了的拈连格。拈连之本格是甲乙两事物先后并出的词类活用法之一,但被诗人们精炼的原则纵容,甲事物就不见了踪影。

语义回环到标题上,说是“纪念”,纪念谁呀?我理解是牛郎织女,是中国的情人节。“是我心怀往事”——没“开败”之前吧? 然而试着要“放下”。这情形就从一般意义的“纪念”落实到具体的个别的“我”了。“放下”的用法为什么美得这样质朴呢?还是拓新的拈连。接下来心情不错,背负着梁杜化蝶的情怀上山,远离“巷子”。

巷子不再下雨,看不到那些情意绵绵的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油纸花伞了,只剩下寂寞的月光。既然“掠夺”了春天,就做一回朴实顽强的“丁香”吧!注意——不是现实,是寄予精神的家园,因为前文已经“走进诗歌里”了。惨淡的无奈呀!

“先理出这样的脉络”——事实上只能这样想象。接连的三个“尽管”排比——排除性的条件转折,强化了爱事的凄凉。读到此已是最后,实在令人美丽得心伤。“面纱”以具体喻抽象,“金黄”用如名词,“还不太像”一语双关,毕竟不是现实而是精神的慰寄呀!多么伤情的节日呀?


说:第3页——

秋•获赠

诗的首行
我甜蜜的爱人没有来
我依旧心怀感激
苦难成就爱情的那一天
天鹅集体舞起夜曲
送来柏拉图的旨意 我们的心灵
因遥遥爱着而永远年轻

曾因忧伤而愤怒的目光
找到与昨天相似的落日
包容花的枯萎
包容树的孤独
包容一个女子 直抒秋水胸意

请让月亮和船在靠拢
月亮和船 是彼此夺目的自己
我光彩夺目的人呵
或吟颂云烟 或行走俗世
要有悲怆要有暖意
要有幸福要有回望

于是很多年 这样就走过去
获得年轮 获得褶皱
获得秋的纯粹阳光
获得安静的力量
祝福我 从此安安静静
任意一场风 也已是从容的休止

“获赠”?网上诗人心灵的交往的直接形式是以诗相赠。想到日前我纠集到一起的《采蜜留香篇》就是例子。但其中我赠与的八位诗友中,没有席芷。可也仿佛另有变相地赠与。那是上月上旬的事了,学习被她艺术地称为“小句子”的几首短诗,被我记在了自己的诗歌体日记里。方便,不妨复制过来凑个热闹:

《想象席芷写诗》

一碟简单的颜色
碟于案上
撕一些雪夜风月碎片
篮于身边
许多词语在唇
吞回一半
逸出一半
逸出的在篮中缭绕
再逸至碟中蘸一蘸
即成形成像
然后不分个子高矮
分列站排
飞成一只叫天子
在云天里鸣啭
(20070709于家)

“吞回一半/逸出一半”——今天又遇到这问题了。这个“获赠”就是这样的情形。第一节吞回了赠与者,逸出了“我甜蜜的爱人”,暗示当年的婚礼办的够开心。“遥遥爱着” 的爱情没有老去。
第二节的相互“包容”排比,自然是爱的秘诀,也是矛盾心理的侧面流露,很有惨淡经营的影像依稀而显。
第三节的月与船的隐喻,让我领悟第一节中“遥遥”的配用,已经暗示了距离,而及至这里就是明示了。一个逸雅在天出世,一个逶迤于地入世,那距离几近“天上人间”的夸张了。但相反而相成,“云烟”之颂的精神生活,必须由“行走”“俗世”的物质来保障。不然就会滑到鲁迅笔下《子君》的悲凉了。四个“要有”的偶排已经说得很到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维护家庭的和谐是每个家庭的义务,也是一种爱情的修养所至高度的体现。
第四节的落笔极其稳妥。多年了就这样“走过”。三个“获得”的铺排十分有力,“安安静静”的相守如何不是浪漫?有歌为证:“最浪漫的事就是与你慢慢变老”。回过头去看这个“赠”字,又不单指赠诗了。赠诗不过是引起,而诗人对爱情的成熟认识是被引起罢了。


说:看最后一首:

秋•良夜

请你
请你懂得再来
天放下秋天 雨水成线
这次是真的 彻底去远方
与你分离之前  请你再来

原来隔岸 是一种平安
果子挂我的枝头 灯挂你的窗前
我们寂默的数江水 数水里的鱼
鱼的眼泪 只因相思而哭

今夜我无法对你说的
多一个字 都会是凌迟
这剧情 这哑语如此残酷
去吧 我内心的爱人
投奔积雪 埋藏爱过我后 山一样的孤独

好男儿 把泪止住
摁住胸口的血涌 无非是多死一次
无非是深水的火海 爱是我们死不了的罪
罪已太深重 还怕什么死皮赖脸
在这人间般的人间 活下来

一分钟足够表白
那么我的爱人 该已能片刻缓下来
安静下来 别去巷子 那雨伞够疼了
它丢了你 又丢了姑娘的丁香

别去 哪里你也别去
不要漫山漫海的找我 不要暗地昏天的找我
我和你 其实就是两个永生相爱的名字
各自在风里游走 祷告吧
我和你终于 只美好 不相遇

最后这一首诗,谁不唏嘘而拍案叫绝呢?这样的别一种情爱理念,我是极力推崇的。三年前还揉进一首小诗,引得数十位诗友跟贴赞赏或反对。虽然诗文本远不及老师的这首《秋•良夜》。不妨拿来做衬吧:

〖两棵树的邂逅〗

水边,两棵树的邂逅
碧叶亮起无数的眼睛
风来了悄悄说话
雨来了就将纤尘洗净

永远相望而不相近
共听小河潺潺之声
也一起看云、赏月、觅虹
春春新鲜出静静的内容

我这首习作虽然用了比拟的手法,白描的表达,但文本行进简单直露,不免薄了情感,只靠理念取胜是有些力乏的。

老师的这首却紧紧抓住情感而行,步步深入,层层渲染,起伏跌宕之后,将理念放在诗外——不是不爱,是只能存于精神之中的一种方式,而要放弃现实的追求。毕竟社会的复杂,路途的曲折,事业的艰难,情感的交叉,以至上下左右的已然,太难割舍与协调,于是“与其如此,不如不如此”的思考反而就是最现实的了。

好的诗旨,还需好的表达。此诗开头节的两个“请你”和两个“再来”的词语反复,使情感一下子从即将分别的意象当中淋漓而出。“天放下秋天”句子造得很美。美在“放下”拈连秋天。
第二节运用系列拟物格,简洁美丽,透出情之深。其中的“数江水”,又是一处拈连。第三节换用系列比喻格,贴切恰当地表达了分别的痛苦。第四节变化为直抒胸臆的赋法行文,大气劝慰,更显情之切切。“人间般的人间”,又是一个大胆的佳句。其大胆在于竟将本体做喻体,造成不是反复的反复的效果,是为了强调“社会的复杂,路途的曲折,事业的艰难,情感的交叉,以至上下左右的已然”。第五节继续劝慰,表达又换上了古老又现代的用典格。典在《雨巷》透出的徘徊缠绵。最后一节落笔于最后的嘱咐,情至高潮嘎然而止。表达杂用反复、排偶、比喻,终于驻足在“只美好 不相遇”诗眼上。而诗眼都是直逼诗旨的强光呀!

好了好了!这一课又使学生受益匪浅。遥远的拜谢了!
——2007-8-29文化村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诗歌月报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京诗人 ( 粤ICP16121829-1 )

GMT+8, 2024-11-24 14:57 , Processed in 0.120341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 2001-2023 Discuz! Team.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