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580
- 威望
- 68
- 金钱
- 3043
- 贡献
- 304
- 性别
- 保密
- 阅读权限
- 80
- 注册时间
- 2015-3-27
- 最后登录
- 2024-11-24
- 在线时间
- 1313 小时
金牌会员
|
登陆后可查看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雪境牧歌·人——论王秀竹的散文诗与他的文字情结
作者:胡云琦
雪瑞松香中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文化修行者王秀竹,他立足北方、根基如山的语境厚度,奠定了他诗歌创作的显著特色;以议论、感觉、借代、设问和性格等多重手法赋文字以神性,通过逆境探索与直面生活的睿智捭阖,从而使阅读本身参与了物象之外的摄入思索。使创作超越了单边状喻的泛泛临摹,让成熟之美乘以宛如天籁的放歌并融入生命返璞归真的光泽。
关键词:北方林区 文化修行者 诗歌创作的显著特色 直面生活的睿智捭阖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通过对个人无意识的探索,发现了一个重要特点,即个体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可以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簇簇的心理丛,荣格将之称为"情结"。
这段论述,是我在读内蒙古林区作家王秀竹的散文诗组章《节气精雕的细节》时想到的、并用以斟酌他心灵的文字。
当诗写共创作变成纸张的白雪与方块田的油墨,观察或感悟变成书香。当笔锋的疾翅划地而来——
你看:这是 “一种怎样的掩和打开?
一种怎样唯美的遇见?”.....
鸿影交错,思绪翩然;忆痕漫舞,天地寒彻。翘首苍茫,大野独立,没有物欲横陈的游魂甚嚣,不见现代城市的失眠灯火;此景、北方之冬,构成王秀竹诗歌《小雪》的零落和《大雪》的深拓。
嘿!“你看,这些雪,一生的秘密藏在没有翅膀的翻飞里。”
以幻觉式的悟语,议论情怀与玲珑冰心的质疑;在寒冷围困中不改静思本色,文字的落花,是飞雪的绝版。
“ 这些素面素心走进日常生活的雪。
你真,她无猜。
你皎洁而来,她晶莹以待。
你若交出江河的暖流,她必还以海。”
......
“逆风而听,再听,雪落有声。有天籁,有银子和玉磨擦的声音淹没沉夜 ; 有心跳怦怦。”
“细听中,只有懂雪的人,才会深情着,迎来一次返季的热泪滂沱 ; 只有守候的人,才会深厚着,为自己的渴念找回一场比雨水更充足的灌溉。”(王秀竹《小雪》节选)。
至此,他诗意的馨香,“有银子和玉磨擦的声音淹没沉夜”;连我一起都给淹没了。王秀竹的诗,似写雪而非写实,能够在物我之间真情互动,赋自然之雪以人性,从“雪”下笔、以一驭万。他笔下的雪,脱恶俗、有爱暖、懂生活;达灵幻:“冬天到来,她已备好了足够的纸张,要为冬天写一部干净的书。”
由惯看而触发大爱因惜清自喻而漫生诗意。
读来亲切,仿佛是在与文字切磋;化熟悉为陌生的灵活创作;使王秀竹乐此不疲地自觉修行于辞海字国,以豁达并超脱尘浊的心态、一年又一年地牧放他羊群般的诗作,在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放歌。从对文字的最初无意识欣赏,到最终的精彩驾驭或言情有独钟的精神寄托。王秀竹对积极寻找现代诗歌创作新出路的不断探索,和对文字的万般迷恋与不可割舍,正如仓央嘉措所说: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轮,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了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在他的散文诗组章《节气精雕的细节》里,雪摇身一变,有了端正的态度和晶莹的呼吸,雪与人宾主之间的走位混淆、声情并茂的相互取代,个性消解后的再度飞扬等,处处彰显出语境本身富含的哲理与意象宏阔。在他笔下,雪不但可以无翅而飞地遇见;而且还能“装订成册,记录历史,也留给走动的时间看。”
“雪是认真的。
雪与大地低语,让轻浮收心,给世界以希声的大音。不俯下身子,怎能于雪的呼吸中感受滴水的澎湃?”
读这样的诗,一切沾利性的雕琢,无病呻吟似的造作,虚情假意的迎合文字、足见卑琐。相反,北方大森林大草原的雪域浩瀚,经典风骨,则从一个北方诗人的豪迈笔端、精彩入微、又宽怀呈现。
读这样的诗,如逐翮翯盛雪,共灵魂沐浴,荣辱皆忘。当大雪“绝尘而来”。 你只有化身亮羽;驮着情有独钟的深悟飞行,才能与他代言的雪花互动。对自然片语,交出“江河的暖流”。
读这样的诗:
“会有淡写的重压疼路上的行走。
不然,节气里的大雪,怎么让那么多若有所思的山岭,思着想着,就白了各自的头。
如果必须为一场纷扬的大雪定义,我只能回到之前的雨水里,听雪的前身讲述那段铭心刻骨的经历。
或者在雪花打开的世界里住下来,住下来收集晶莹闪动的出处,以及静默铺出无边辽阔的理由。
住下来,努力成为雪。”(王秀竹诗歌《大雪》片段)。
生于冰中,像松树一样凝聚美和力度的能量、接近明朗;追求自身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融合统一,从而使诗意的展开更具完整性。
集观察、感悟、反思、辩证与经验兼顾性的创作,使王秀竹的诗歌超越了格式局限的总和。
在一首诗里出现的彩虹,可以华丽转身;变成另一首诗中的分行闪电。是王秀竹诗歌《小雪》到《大雪》的穿越,也是《小寒》到《大寒》的考验。正如他自己的诗言:
“我要为理性的雪代言,在冷色中接近素简。对韧性的枝条和咬紧牙关的草根肃然起敬”。
“而怀有冰心,即使在黑夜的黑里逆风行进,也坦荡磊落,也凛然,也要把一身的骨头走得雪白”。
“对咬紧牙关的草根肃然起敬”。这里的“草根”就是物竞天择中的芸芸众生,严冬来袭,滴水成冰,祁寒蔽日,地冻三尺;突发于极强冷空气中的北方雪灾,冻杀飞鸟,冻死牲畜的事情并不罕见。从生命苦多总以小我面朝大千的对立思索,转折向《小寒》中的忧虑:“苍茫时节,最怕情感结冰,触及一个人梦里珍藏的绿水青山。” 然后再到必经之路《大寒》里的“ 一页页地翻过” 。王秀竹诗人对于《节气精雕的细节》散文诗组的谋篇把握,分明是以一线贯穿的思想理念,对完整性诗歌创作进行的极佳实践与诠释概括。
俄国古典语文学和普通语言学家波克罗夫斯基(М.М.Покровский),在其早期著作《论语义学的方法》(1896)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原理,即客观现实中各物体间的联系决定了语言中相应词的联系。
这段话很适合用来分析王秀竹的散文诗组章《节气精雕的细节》,顾名思义——“节气精雕的细节”;应该是节令本身周而复始的自然运作法则。而王秀竹的诗写,则无疑是在“节气精雕的细节”这一质变基础上天人合一的精神升华。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正如磁场具有波粒的辐射特性。《节气精雕的细节》中的能量场、不断从诗人的言行、思维、感悟、意愿和品德修养中表现出来。形成引力......
比如:“进入小寒,总有些遭遇是躲不开的”。
“比如,不得不面对表情木然的脸 ; 刻意扮出的清白 ; 一再被误解冻伤的泪水 ; 比如,郁结,咳喘,流感,以及秃枝摇晃贫血的爱情”。
比如:“节气的书,翻着,翻着,就到了大寒。
大寒,寒气逆极。气温像拴了铅坠,使劲儿地往下沉,
很僵的荒野铺着单一的白”......
等等、等等。
结束语
《节气精雕的细节》散文诗组章《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在技巧地刻画北国冬天图、这一苍凉主题的同时;更多地写出了诗人王秀竹关于人与生存环境的慎独思索,其中不失对生命本身与自然万物的敬畏,对弱势群体的倾情关注,对社会发展的自觉审视,对崇高人生的不馁追求和纯洁憧憬,还有笑对磨难勇于改变厄运的理性解说。他字里行间流露的从容,常常付小我以大气;充满哲学与唯美色彩。而那种襟怀傥荡、仗剑走天涯的无畏,则是献给负重登攀者的精神鼓舞。那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就是一组一组的拼搏赞歌。
诗,存在的价值;是因能多付阅读以价值为独特。
王秀竹散文诗所带给我们的多重启示,正如他在《大寒》里的独白:“翻节气,很像翻我们自已”。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说: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风啊,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最后,请允许我引用王秀竹的警句做结束语:“而此时,这个一怀英雄气节的节气,正等着我们成为真实而坚强的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