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诗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86|回复: 0
收起左侧

中诗论坛2018“地名”主题诗赛获奖作品

[复制链接]

1758

主题

6201

回帖

50

精华

特邀评论员

Rank: 8Rank: 8

高质墨客优秀会员北京诗人贵宾驻站诗人

发表于 2018-11-7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后可查看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诗论坛2018“地名”主题诗赛获奖作品点评
点评人:山城子(李德贵)

一、获奖作品及作者
一等奖1名:
获奖作品:《湘西的犄角旮旯》
作者:碧沙

二等奖2名:
获奖作品1:《寒山寺》
作者:占东海(沙漠的杨)
获奖作品2:《吴越古道,回望与沉思》(组诗)
作者:江苏 阿华

三等奖3名:
获奖作品1:《地名记》(组诗)
作者:姜华
获奖作品2:《白杨沟》(外一首)
作者:张占平
获奖作品3:《西塘古镇》
作者:水墨紫

优秀奖4名:
获奖作品1:《我的家乡叫海头》
作者:相宝昌
获奖作品2:《苍水街》
作者:蔡云波
获奖作品3:《南桥的夜》
作者:小建
获奖作品4:《景德镇》
作者:张无忧


编辑支持帖鼓励奖2名:
获奖作品1:《喜欢唤你长平》(组诗)
作者:王海云
获奖作品2:《湘湖的脚石》
作者:小雪人


二、山城子点评——于获奖作品之后

湘西的犄角旮旯
作者:碧沙

小地名

这里的小地名,都携裹着泥沙
洛塔岩,水沙坪,米家湾,淹洲,比沙沟

日头从比沙沟里爬起来
到淹洲沉下去
爬得慢,沉得也慢

雨水从洛塔岩上翻过来
到米家湾歇一会儿
到了水沙坪,歇得久一些


洞山湾

这里的洞山湾,住着许多洞神
老虎洞,狮子洞,老鸦洞,野猫洞,山羊洞

据说,万恶的旧社会里
先一天到洞山湾里烧香拜神
第二天就可以借米,借油,借锅碗瓢盆
据说,解放以后
村子里揪出了好几个地主
洞山湾里的洞神,就再也没有显灵


大房寨

这里的土家寨子,名字都土得掉渣
冒洞,马失,半坡,央敞,趴湖

我长大的寨子叫大房
大房寨,大房寨……
念几遍下来,鼻子就是酸的

这些年,寨上人都往城里跑
寨子中光剩些老屋,住着些老人
儿来接,不走,女儿来接,也不走

清幽幽的碧沙河,过寨门口扭腰向东
远远看,大房寨成了搁浅的旧船

【山城子点评】
喜欢第一首的一个“爬”字再加一个“歇”字,就把语言艺术化的问题给解决了。第二首通过写传说,写出了时代的变迁。第三首写城市化过程中的“留守现象”,写的很现实,那是农村老人儿童妇女,向中国的转型期所做的牺牲。


寒山寺
作者:占东海(沙漠的杨)

路过,钟声一半
我已走远
夕阳正坐金顶
三二游人误入乌啼巷
又出,对街忧伤的渔火
随河水分岔
与我去了城外

【山城子点评】
记游诗的场景、路途写得有条不紊,却镶嵌了张继那首名诗中的“钟声”、“乌啼”、“渔火”、“城外”四个词。遂产生了古今相融的阅读效果。


周庄(组诗)



水的咽喉,被勒紧
不要等橹
摇不动白墙黛瓦
和狭长的麻石路
赶紧喂一枚半圆的拱桥


乌蓬船

橹的梦,在水里
总有一截湿漉漉的涟漪
上不了岸,他们被吴语灌醉
低头和爬壁虎、翠苔谈
怎么勾兰花指




奋力一划,靠岸的水珠
正用蛙鸣
给我们擦背
没收过梦
一分钱小费

【山城子点评】
这三首,没有另外标上作者名字,应当还是占东海的作品。从断句的长短,语言的清新、简洁上看,与《寒山寺》的风格是一致的。周庄我去过,我感觉第一、二首,写得是一丝不差的,就是那样。第三首虚以想象,也很耐读。


吴越古道,回望与沉思(组诗)
作者:江苏 阿华

很想借一首李煜的“虞美人”
看一看南唐的月亮,闺怨的小楼
不从南唐出发,也不在千倾关栖息
古道之上,借一茎苇草的姿势
读前朝留在红尘中的苍茫

那时的月亮,在古道旁觊觎苍生
战争的烟火,黄昏时熄灭
而我,一次途中跋涉、怅惘
幽深的天池便将污垢的尘世洗涤

古道尽头,男人们的尸骨还在流血
静卧的临安
南风不来,雨水不来。1100年
一盏盏黑夜的火把仍把小国的命运
高举在“神池浩渺,天镜浮空”的江南

与古道连接,南唐的哀怨,吴越的悲悯
注定是女人用眼泪侵泡的年代
她们本是行走古道的主人
只是被一个“愁”字,憔悴了如水的温柔


霞客古道

霞光万紫,客从远方来
此刻,我在与活佛济公谈众生
谈那个衣袍翻飞,心无红尘的寒山子
谈那个龙飞凤舞,挥笔豪书的白面书生
他们一个在左,一个在右,另一个独醉“烟雨楼”

生与死的相望,时光溯流至今
只闻天台鸟鸣中礼佛问道
我并未看见霞客来了,他走过的石阶
三隋胜景,醉了尘缘,也醉了
梁皇驿古道
一脚一脚磨破的草鞋

所谓茶廊、古桥、古井
只是前朝道上一颗颗星星下凡
如今,你在前走,无影无踪
我在后赶,整整落下四百年的行程


徽开古道,藏在江南的阁中女子

一只手拉着“徽州”,一只手拽着“开化”
当云朵低下头来
你窈窕的身段,妩媚的姿态
一点点,展露无遗的胴体
藏在江南的秘境之中

作为一个蒙面女子
谁的手指能够揭开风花雪月的面纱
谁的眼神被你掳获,又一次次艰难而去
我嫉妒徽商、浙商的脚步,唤醒你的美容
也惋惜朱元璋错过“白际岭”
苦了岭上的村民

隐于江南,卧在江南,

由最初的崎岖,到兵家必争之路
继而形成贾儒联姻之风
你的经历,无异于一场悲喜
而我此时,踏步寻访
是不是前世相约
乐于疲而不倦,喜于美轮美奂

【山城子点评】
一组“美轮美奂”的因路过而引起的凭吊古人古事的诗作。
第一首主要是凭吊千古词帝李煜的。他的《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早已家喻户晓。
第二首是凭吊明朝末期地理学家、探险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的,为后世留下了地理学巨著《徐霞客游记》。
第三首写的是白际岭的秘境风光,顺便凭吊一回朱元璋。
总体感觉,尤其喜欢诗人文本中灵动起来的词格和词类活用。
例如“借一茎苇草的姿势/ 读前朝留在红尘中的苍茫”。其中的“姿势”是运用了拟人格,形容词“苍茫”是活用为动词;
又如:“只是被一个“愁”字,憔悴了如水的温柔”。其中的“愁”字是引用格,形容词“憔悴”活用为动词、“温柔”活用为名词。

地名记(组诗)
作者:姜华

鲁班巷

当年的木匠,纷纷从前朝出走
不知他们是否获取真传。一位河南
小伙,私奔了师傅的女子
鲁班一脸严肃,怀抱一截朽木
在神龛中把肉身坐化

巷子里明清古建,大多
使用乌木。那些精雕的龙风
花鸟和鱼虫,已被历史熏的漆黑
庭院深处,有女子吟哦声
踱出,把一首宋词读出斑驳

那些女儿墙上的伤口,显然
漏洞百出。如同屏蔽在小巷中
我和梅早年的爱情誓言


朝阳观

道观从明朝来,坐在山之巅
满山黄栌树叶放肆的红着
衬托出一座寺院的孤独。秋阳于午后
从西边树隙间斜过来,掠过一只
午睡的壁虎胡须,停在檐瓦上

有诵经声伴着风声、叶子私语声
若隐若现。一对紫蝴蝶飞过去
又飞回来。道观周围的柏

多生于异形,地上的杂草随意出入
山墙上贴功德榜,上书若干名讳
风一吹,人就悬在空中

秋天很深了。早红的树叶正在弯曲
坠落。对面山崖磷峋、幽深
箭竹林在涧畔静静打坐
一半用来修身,一半用来济世


西炮台

当年垒炮台的石头,还坐在那里
石匠们已从明末走失。现在
活着的人,回忆旧时的炮声皆为妄言
有土匪青面獠牙,站在城墙上

时间走得太快了。炮台的旧址上
建起了一座和平年代的公侧
西炮台上居住的人
方便了许多

生活中,我经常被空穴飞来的石块
砸伤。那些裸露在阳光下的物件
并非都是杀人利器

那些守城的将士,内心大多
空虚,且锈迹斑斑

【山城子点评】
姜华诗意磅礴,是一位多产的优秀诗人。此三篇的风格依然轻灵隽永,喜欢他顺手拈来的故事或情节,逼真如特写。譬如:“鲁班一脸严肃,怀抱一截朽木”、“满山黄栌树叶放肆的红着”(这个“的”应当用“地”——因为形容词“红”,已经活用为动词了)、“有土匪青面獠牙,站在城墙上”等等。



白杨沟(外一首)
作者:张占平

进白杨沟,约二里路
有父亲的坟

这道沟现在可以行车,我徒步
我愿意走这些老路

从小跟着父亲,在这道沟里种粮食
放羊,打野菜。此刻
我听得见
路边蒿草里,一只野兔均匀的呼吸

那时我也成家,一天麦收间休息
父亲斜倚在自留地边的山坡上
点一支旱烟
慢吞吞对我们说
以后,就把我埋在这儿吧

谁也没有说话,阳光静止
父亲身后,满山坡盛开的野菊
一阵轻风中,低着头


大水奓

河流隐退,石头得了相思症
坐在戈壁上
风传递思念

泪水长出芨芨草
粗粝干涩

路过的盘羊磨它的角
溅出的陨铁和骨头
点亮星星

鹰还在高处牧巡
一万年的惩诫,遥遥无期

你可以坐一会儿
不要太久
浸入肌肤的冰冷
干净而空旷

【山城子点评】
第一首口语朴实亲切,含蓄着对父亲的深深思念;第二首书面语明丽精炼,鞭挞了污染对环境的破坏。很共鸣——童年流过我故乡的河,早成了荒旱的垃圾沟了。


西塘古镇
作者:水墨紫

西塘,是千年前的一滴水墨
倒影出历史的倩影

河水迤逦蜿蜒,轻吟浅唱
谁在乌篷船上眺望?
谁在来凤桥畔谱写爱的悲欢?
旗袍行走在古朴的廊棚
用款款的深情,与窄窄的巷子结缘
暖了一季又一季悠远而斑驳的古意

在这里,每个细节都是美的呢喃
美是湖荡里摇桨的细语
鳞波下鱼儿的嬉戏
阡陌上忙碌的脚步

美是黛瓦粉墙的歌声
雕栏木格的容颜
青石板上的足音
飘散在风中的韵味……

西塘,缓行于夕阳的光辉中
把梦想涂成橙色
西塘,用古老和沧桑采集过去的迹印
以液态的形式绽放出斑斓的色彩

【山城子点评】
诗文本凭借借代喻拟而轻灵地行走,同时以款款的深情,抒发了诗人对古镇的热爱与赞美。
全诗用语精彩而空灵。例如用“悠远而斑驳”修饰“古意”、用“黛瓦粉墙”修饰“歌声”、用“雕栏木格”修饰“容颜”等等。


我的家乡叫海头
作者:相宝昌

生于斯,亦将埋于斯
斯是我的家乡。斯,一个叫海头的地方

盐与稻谷,瓜果与海鲜丰盛的地方
恰如母亲,汗水与乳汁一并养育着我
母亲,称呼很大而名气很小
家乡如是

而她的胸怀博大
龙王河蜿蜒入怀,一条神路潜入深海
海头,是海的源头也是海的尽头

海潮拍岸,日出东方
潮水决定着钟点,岁月在浪花间生生不息
亲人们辛苦劳作,有时在海浪中捕获
有时在陆地上收割稻浪

风中有盐的颗粒
泪水里有悲喜。晚归的出海人
黝黑油亮的脊背
是亲人们踏踏实实的另一方土地

大海有绵延不绝的浪涛
海神庙有袅袅不断的香火
我的家乡鱼米飘香,盛产慈悲

【山城子点评】
诗眼长在落笔上——好一个“盛产慈悲”,高度艺术地概括了海头人朴实、勤劳、耐苦、善良的品性。这又何尝不是中国劳动人民共同的优良品质呢!
“盛产慈悲”这样创新的魅力词语,是新诗中最鲜亮的生长部位。此乃从修辞上拓展出来的新芽儿。这是动词“盛产”的喻拟式活用,也是形容词“慈悲”活用为名词。

苍水街
作者:蔡云波

走在这条街上
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美国华盛顿大街

其它不能想的那可多了
比如我姓蔡,肯定是从河南蔡国逃亡过来的
中原大混乱,中原大屠杀,中华大陷落
都往长江以南逃,一次比一次逃得远

宋末王应麟在《三字经》上说,尽中国,为夷狄
但他没想到,他说的是一个神奇的大预言
只是这一回更狠,剃发易服,连奴才也做不得

要是往这里面一想,我是站也站不住了
原来我是亡国奴的后代
浑身都是逃跑者和投降派的基因
就是不清楚和汉奸还存在多少差距

但是,走在这条街上,我还能站住脚
因为这条街上,站着一个叫张苍水的男人

从秦始皇命名此地为鄞,两千年
只有他一个书生,领兵反抗外族侵略一十九年

【山城子点评】
一个地点,纪念一个“领兵反抗外族侵略一十九年”的书生张苍水。张苍水,在民族气节上,应与文天祥齐名。应当纪念,应当歌颂。
但我们生活在现实里,也应当站在现实的立场,维护五十六个民族的和睦相处。广大的满族兄弟姊妹,也同样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同胞。


南桥的夜
作者:小建

月光坠入花蕊
诱惑,不属于皎洁

把自已站成街灯的姿势
听到一种
慢下来的声音

南桥的夜
静谧在一阕清词里、

【山城子点评】
若按着写地名的要求,标题改为《夜的南桥》才适宜,毕竟不是《……夜》的比赛。但诗人的构思很用心:月与花铺垫,再以喻写形,落笔而浸入美境。


景德镇
作者:张无忧

底蕴深厚的景德镇
艺术气息浓烈
制瓷千年
作坊成林
一枝枝画笔生辉
一件件青花绝伦
粉彩精致绚丽
色釉清隽醉人
古窑那代代相传的圣火
点燃瓷人的一片天地
也烧制出不朽的神奇
艺术的天堂
名家齐聚
泠泠瓷音骨清如玉
玲珑古镇
蕴藏着千万颗玲珑的心!

【山城子点评】
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山城子特喜欢这样的语言——简洁、明白、美丽。那种追求意象,又不懂何谓意象而随意弄个词,只有自己明白其代表什么的分行,实在不能叫诗。


喜欢唤你长平(组诗)
作者:王海云

丹河写意

一波推开一波
一浪淹没一浪

浪头高处,是萧萧烽烟
回响在大粮山顶,饮马河畔
如息,如叹,如泣,如烟

长岸尽头,急流遁隐
卸下了一场战火的冷,四十万生命的轻

将相之和,托不住一纸兵法

一条河流,承载着后世评说,不息千年
一场血战,绵延在历史深处,喋血成烟


喜欢唤你长平

这不仅仅只是一场战争
确切地说,是一次兵法和计谋的对决
也不妨说,是一纸计谋葬送了一个强国
而后是一个人,埋葬了四十万条鲜活的生命

当我爱上这座小城的时候
廉颇早已卸下三甲,换马而去
丢下壮志未酬的丹河,挥泪至今

其实,我更喜欢唤你长平
喜欢你刀光剑影里的烈血山河
绵延千年的铁血丹心
一马平川的豪迈胸襟……


丹河

丹河一直在我心里悲鸣着
丹河并不知道
我是投奔她的小兄弟,她的穷秀才
她的,从战火纷飞中,逃难而来的赵国士兵

刀光早已远去
我不想提及赵惠文王和赵括
也不想提及那些传世的兵法和计谋
更不想提及四十万年轻的赵兵
那累累的白骨,森森的尸坑

在丹河岸边
在随处,可以感受和平的土地
我捡起一枚锈镞,打开硝烟
找到穷兵黩武那一页
找到呜咽千年的战戟,剑戈
找到蔺相如和廉颇
在丹河的波光里,解甲归田

【山城子点评】
诗人将组诗题为《喜欢唤你长平》是有深意的——那就是希望长久和平。全诗以不同的地名,从不同的角度回忆了两千两百年前的那场秦国对赵国的战争。当时赵国参战士兵为45万,战死5万大败,降卒40万全被杀戮,埋尸一坑,史称“坑杀四十万降卒”。诗人心情沉痛地加以谴责,表现了反对战争、期待长久和平的思想感情。

湘湖的脚石
作者: 小雪人

越王桥卧在湘湖里,层层的绿
柳枝垂钓,素心的鱼跃出
那圈涟漪。落花流水,亡国将相

拋出水袖,揣几盏灯火
过了秋天,两岸对峙的树木
举起空枝

对岸,一块璞石
契入静水
那是吴越争战抖落的灰
遗留于我,涉水

【山城子点评】
视觉之景与诗人心中积淀的历史典故轻灵地交织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交相辉映的文本行走,从而创造出一种隽永耐读的诗境。美句“拋出水袖,揣几盏灯火”,最能彰显历史场景与现实视觉睿智融合的语言艺术之美。


2018-11-7于辽西故乡
本主题由 等待飘落的树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诗歌月报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京诗人 ( 粤ICP16121829-1 )

GMT+8, 2024-11-24 16:05 , Processed in 0.278523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 2001-2023 Discuz! Team.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